新闻中心

上海国投公司戴敏敏:以耐心资本赋能青年人才,共创城市发展新高度 2025.05.10

5月10日,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。本次论坛主题是“青年与城市共成长”。论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”的重要指示要求,聚焦青年创新创业全过程、全要素、全链条,营造上海创新创业良好生态,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。

0512_094009_261.jpg

上海国投公司党委副书记、总裁戴敏敏在首次举办的“青年科创嘉年华”环节作“坚守耐心资本 赋能科技创新”主旨分享。

0512_094049_544.jpg

戴敏敏表示,上海国投公司是上海市三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,主责主业是“基金投资+创新孵化”,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,发挥“投早投小”、产业投资、并购整合、补链强链功能。截至目前,公司累计投资企业超2800家,其中上市公司100余家,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占比超90%。我们坚持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、战略资本定位,一方面,加速布局新兴产业,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;另一方面,以技术攻关组织者、创新资源整合者、产业布局主导者为目标,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戴敏敏指出,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,“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,要抢抓机遇,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,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,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。”同时,总书记在调研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时指出,“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,也是年轻人的事业。”

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,上海汇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、创业家、投资家,将继续以新面貌、新担当、新作为,共创上海城市发展的新高度。

打造“上海国投系”基金矩阵穿越创新周期

一是纵向贯穿“0-1、1-10、10-100”的创新链全生命周期。我们已初步搭建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、未来产业基金、国资母基金、创业引导基金“六大母基金”为主干,种子基金、天使基金、重点产业赛道基金、CVC基金、并购基金、S基金等为分支的“上海国投系”基金矩阵。其中,主力基金存续期达12-15年,匹配硬科技研发长周期特性。二是横向布局三大先导产业、未来产业等产业链战略制高点。我们重点布局三大先导产业,其中在集成电路领域,关注工艺制造、芯片设计、核心配套升级,推动重点项目落地,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;在生物医药领域,关注创新药、创新器械和上游供应链、跨学科交叉等方向,设立并购基金,整合产业资源为龙头企业添动能;在人工智能领域,关注AI芯片、通用及垂类模型、高质量语料数据、具身智能、端侧AI、自动驾驶、AI4S等方向,助力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壮大。同时,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、脑机接口、空天计算等未来产业,缩短从技术到资本的对接时间和路径。

构建全链条的科创策源体系护航青年人才

一是深化创新策源的协同网络,精准捕捉“科创信号源”。我们不断深化“大院、大所、大企、大家、大赛”的协同联动机制,携手重点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新型研发机构、高质量孵化器、龙头企业等合作伙伴,兼顾基础研究的深度、应用研究的广度,助力打通从实验室“最初一公里”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同时,我们学习借鉴“DARPA”、“Flagship”、“Angel List”等国际先进模式,依托未来产业基金平台,探索为科学家、创业者、投资人打造“开放式创新社区”,通过生态圈的构建加快颠覆式技术创新领域的产业化进程。二是完善人才驱动的转化机制,积极打造“科创核爆点”。我们设立科创赋能专业平台,通过“投资+金融增值、技术+成果转化、产业+生态链接、人才+吸引保障以及综合赋能”五位一体的增值服务体系,破解青年人才在创业过程中的痛点、堵点、难点,助力科创企业落地上海。同时,设立科产研究院,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组建顾问团队,打造具备“战略化思维、专业化能力、市场化逻辑、国际化视野”的高端智库,赋能产学研转化。

创新创业是年轻人的事业,是年轻人的舞台。但创新创业不是赶时髦,也不是蹭热度,会遇到很多在实验室、学校、课堂里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。创新创业不仅需要青春激情,更需要足够的勇气、格局和综合能力

上海国投公司以全周期资本护航技术创新,以全维度赋能体系为青年英才厚植创业沃土,使科研成果在产业化轨道实现能级跃迁,共同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。